排放造假 江淮汽车被罚1.7亿元
[探索] 时间:2025-09-11 06:38:36 来源:羽知网 作者:娱乐 点击:193次
以下为行政处罚全文:
简单概括,造假就是江淮汽车生产的京五排放标准载货汽车OBD系统功能性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存在“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
日前,江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一则行政处罚通知书,指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推行国VI排放标准、汽车
江淮汽车还表示,被罚本次抽查的车辆为京五排放标准(第1阶段)的载货汽车产品(江淮帅铃H330单排厢式轻卡),只在北京销售,该款产品共计765台,随着2018年9月1日北京实施京五排放标准(第2阶段),该款产品已经停产,因此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但罚没款将计入2019年公司损益,将相应地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对公司2019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对于江淮来说,亿元如今面临巨额罚单并不轻松。但公司并不存在主观故意,排放也将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
这也是造假国内开出的金额最高的排放造假罚单。
江淮对此,亿元江淮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认同并接受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的处罚结果,并承认车辆尾气检测存在延长或不够严谨的问题,公司也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江淮汽车停产整治,排放决定没收这一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二倍罚款,共计1.7亿元。
在当下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造假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 奖项花落各家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2023将是生态环保产业大展宏图的一年
- 环境监测40年:畸形的市场与溃退的国产
- 垃圾场焚烧有毒有害工业废气排放监测
- 山西省科技馆调整闭馆日 “六一”照常免费开放
- 解读电动汽车对全球能源系统的潜在影响
- 刚被点赞后引质疑!一场由“水氢发动机”引起的争议!
- 从三家土壤修复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看市场前景
- 山西科技馆免费开放超400天接待131.15万余人
- 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将近 传统内燃机技术仍将占主流
- 计数型粉尘传感器检测工业粉尘浓度解决方案
- 全方位解读国六政策、技术与应用
- 我省将于10月前建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 聚焦: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中心“光伏+生态修复”研讨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