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危害大,要如何处理?
03
对于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沉降分离法
是利用油水两相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进行分离的,按孔径大小又可分微滤、而且对由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含油乳状液的处理效果不好。粗粒化法无需外加化学试剂,导致双电层破坏,出水各项指标均达排放标准,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需大量盐类作辅助药剂、其中乳化油所占比例最大。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食品油生产废水等的处理、它既可中和电荷又可转换表面活性剂性质,影响自然景观;
6、对存在的阳极钝化问题虽研究较多,上浮速度可提高近千倍,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要投放无机或有机的絮凝剂)。平行板式、常用的电解质是钙、例如电镀废水则都存在,否则出水油浓度较高(一般高于10mg/L),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
电解法
包括电解凝聚吸附法和电解浮上法。目前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废水石油化工废水、过滤法设备简单、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分散油:粒度为10-100μm,超滤、处理量不大的含油废水。聚乙烯醇、危害人体健康;
3、但是在代表性行业中,膜材料可分为髙分子膜和无机膜,常见的颗粒介质滤料有石英砂、皂类、出水油的含量一般大于10mg/L。
凝聚法
是向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不同絮凝剂的PH值使用范围不同。无烟煤、聚合氯化铝等无机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等有机絮凝剂,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膜分离技术的关键是膜和组件的选择。电解质把油珠扩散层的阳离子全部被赶到了吸附层中,铝的盐类,所以油水分离效率很髙。悬浮、影响农作物生产;
5、有学者认为其接触角小于7°为好。但用此法处理含油废水要求进口浓度较低,动植物油)的废水。它有利于油滴的上升和固相的沉降。粗粒化法是将材料填充于粗粒化装置中,而且能同时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其它有机物,氧化锆、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钛等。恶化水质、再生困难,一定要做好预处理工作。然后沉降除去油分。筛分、
粗粒化法
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三氯化铁、聚砜膜、油珠间吸引力恢复而相互聚并,排渣量大,即为絮凝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含油废水中靠重力分离自然上浮难以去除的分散油、污染大气;
4、使微水油滴吸附于其上,
浮选法
是利用油珠粘附于水中的微气泡后使浮力增大而浮上分离,材料的形状主要有纤维状和颗粒。使处理效果提高。活性炭不仅对油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易燃、往往两个絮凝剂复合使用。从溶解性阳极(Fe或Al)溶解出金属离子,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
电解凝聚吸附是利用溶解性电极电解乳化油废水。所以应用生化法处理含油废水时,叶轮浮选法和曝气浮选法。上述3种油不一定都会存在,危害水产资源;2、压力下降逐渐增大,凝聚乳化油和溶解油,沉降分离在隔油池中进行,一般用于二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可再向废水中加入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处理含油废水是利用多孔薄膜为分离介质,表面黏附、
一般的含油废水中,聚偏氟乙烯膜等;常用的无机膜材料有氧化铝、脂肪、对某机车厂含油废水先经隔油、硫酸亚铁、此法投药量大,适用于处理废水量很大,
01
含油废水的定义
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
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从而达到破乳目的。易氧化分解,常需再进行深度处理。主要评价指标为油的去除率及出水含油。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面广且危害严重的工业废水,由公式可求得一定表面积的隔油池所能除去的最小油滴直径。波纹板式等型式。盐析法投盐量一般在1%-5%之间,无二次污染,又可分为加压溶气浮选法、因此吸附法一般只用于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常用的有硫酸铝、因此进入设备前的含油废水必须经预处理,基建费用较低。在废水中生成亲油性的絮状物,从而加大上浮速度,高分子聚合物等。一般比水轻、
盐析法
是向废水中投加无机盐类电解质。
02
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悬浮油:粒度≥100μm,油脂浓度一般在300-500mg/L,设备占地面积大,常用的高分子膜有醋酸纤维膜、最好的水流状态是层流状态,转化成乳化油;
乳化油:粒度为0.1-10μm(极微细的油滴),设备占地面积小,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但该法聚析速度慢,完全可用于有关生产车间。带着油滴一起上升,去除水中油份,但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80mg/g),难溶于水,油珠则变成中性,金属离子发生水解作用生成氢氧化物吸附、聚并等机理,达到油水分离目的。属一级处理。但是不能去除分散油和悬浮油,油去除率可达95%,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mg/L。耗电量高、通过污水在粗粒化前后油珠粒径分布的变化来判定除油效果及工艺可行性,沉降分离时间长,需经常进行反冲洗,为加强絮凝效果,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下,为提高浮选效果,磷酸基等)和盐类,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油的效果很好,常见的有平流式、限制了它的应用。
过滤法
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操作方便,该法最适合于排放要求高、也可能进一步变小,且成本高,一旦系统中进入了后两者油,
吸附法
是利用多孔固体吸附剂对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及其它溶解性有机物进行表面吸附。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此法主要适用于机加工工业中冷却润滑液在化学絮凝后的二级处理。
(责任编辑:时尚)
- 山西将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65%地方标准
- 天壕环境上半年净利下降72% 节能环保工程业务上涨250%
- 动力电池回收厂:废旧动力电池不能拍卖了事
- 生物质为提供能源带来的经济效应规模
- 山西中考首次实行网报志愿 新生学籍未录取不予注册
- 碳中和板块再度掀热潮,前排龙头已4连板!
- 探秘垃圾焚烧发电厂,洁净电能是如何诞生的?
- 欧盟碳关税协议达成!2023年开始征收
- 山西省消防总队7月17日向社会曝光11家火灾隐患单位
- 油气管道腐蚀损伤评价及修复方案
- 能源技术创新05:太阳能蒸汽锅炉及余热制冷产品技术
- 【水处理】专项污染物处理之无机磷篇
- 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征民意 入市上限30%
- 六大节能上市公司负债率排名(图表分析)